F2C资讯:吓skr人!原来今年中国进口食品行业发生了这么多大事
不知不觉,2019年就已经走到了尾声。今年,进口食品行业也发生了不少大事,趁着年尾,跟着小编一起来做个年终盘点吧!
1月:电子商务法来了!
今年1月1日,首部《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保健品奶粉被禁”、“代购要凉”等字眼也充斥着各种报道。在电商法公布后,对进口食品行业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进口奶粉、零食和保健食品等。
根据《电子商务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跨境电子商务,应当遵守进出口监督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意味着通过跨境电商进口的食品也需要符合中国关于进口食品的相关规定,许多原本的“法外之地”被纳入监管范围内,这极大地促进中国跨境进口食品的合规化发展。
2月:水果自由何时实现?
2019年2月春节期间,“车厘子自由”成为热门话题,一颗车厘子2块钱让人直呼吃不起。自2月开始,水果价格“涨声一片”。今年7月,国家统计局表示,全国鲜果价格环比上涨5.1%,同比涨42.7%,再次将#全国鲜果价格上涨#送上微博热搜。
今年水果涨价主要由天气、中美贸易战等多个因素叠加导致的供需失衡。为了保证国内水果的供需平衡,中国在不断扩大进口。进口水果无疑成为今年的一大热门话题。
中国今年来一直不断扩大各种水果的进口来源,截至发稿全年共开放了25种进口水果准入,大大增加了中国水果市场的供应。此外,中国还与其他国家签署了不少协议,包括5种智利柑橘类水果、墨西哥蓝莓等等,相信未来将有更多进口水果进入中国市场。
2月:大湾区规划纲要重磅推出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从各方面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纲要”提出了多项与进口食品相关的指示,比如要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支持澳门加快建设葡语国家食品集散中心,支持广州南沙建设全球进出口商品质量溯源中心以及完善相关服务,将促进更多中国进口食品企业与海外食品供应商进行贸易合作。
6月:中美贸易一波三折
2018年,突如其来的中美贸易战令双方的进出口食品商都猝不及防。旷日持久的贸易战直接打到了2019,并在上半年进一步恶化。
据美国农业部统计,自贸易战打响以来,中国取消了好几笔从美国进口的猪肉订单,包括今年2月底53吨猪肉订单、3月21日当周999吨猪肉订单和4月18日当周214吨猪肉订单。而在5月,中国还取消了一年多以来最大的美国猪肉进口订单,共计3247吨。
这还不止,随着贸易战进一步升级。中国对从美进口的部分肉类、蔬果、茶饮、香料、谷物粉、食用油、酒类、零食等等,在原来加征关税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加征关税税率……
幸好,下半年的时候,中美贸易迎来了一些缓和。九月,中国政府豁免了部分企业的美国大豆进口关税,并向少数几家猪肉进口企业下发了进口美国猪肉的关税豁免配额。十一月又解除了美国禽肉进口的限制。
历经长达22个月的贸易摩擦后,本月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终于达成一致,我方表示今后将继续扩大自美进口的一些当前国内市场急需的农产品,比如猪肉、禽肉等。
希望这会是2020年开始的好兆头吧……
6月:中俄共修友谊的小船
今年四月,海关总署发布了公告,准予符合《中俄进出口禽肉检验检疫要求》的中国及俄罗斯禽肉企业相互开展贸易。目前,中国允许自俄罗斯进口的冷冻鸡产品包括冷冻鸡翅、冷冻鸡胸、冷冻鸡杂(包括鸡爪)、冷冻肫(鸡胃)、冷冻的整鸡等等。
而在六月,中俄关系重新定位,并确立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时,两国元首共同签署了联合声明,表示积极开展两国农产品食品相互市场准入合作,扩大双方优质农产品和食品贸易。
这尤其体现在大豆方面,两国签署了《关于深化中俄大豆合作的发展规划》,开展大豆等农作物生产、加工、物流与贸易全产业链合作。中国希望扩大进口大豆的来源,以缓解过渡依赖美国和南美大豆的状态。
目前,俄罗斯对中国出口较大的是水产和啤酒。禽肉尚在起步阶段,预料未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中俄关系稳定与向好,俄罗斯食品在中国或将迎来“美好的春天”。
7月:疯狂的肉价
今年猪肉价格的飙升无疑让所有人都感受到非洲猪瘟的威力。从7月份开始,猪价蹭蹭蹭往上涨,一斤猪肉市价从十几块涨到30多块钱,甚至成了新的“炫富”食材。这主要是因为非洲猪瘟的影响,中国扑杀大量生猪,导致供应不足。
猪肉作为我国第一大肉类消费品,猪肉涨价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连着鸡肉、牛肉等肉价也跟着涨。为了平抑肉价,中国不断加大肉类进口,以及加快开放准入。3月,解除法国禽流感疫情禁令;4月,开放俄罗斯禽肉进口;11月,解除美国禽肉进口限制;12月,解除日本疯牛病禁令等消息都引起广泛议论。此外,中国今年还新增了超过450家肉企的产品输华准入。
当然,虽然我们缺肉,但并不是所有肉类都来者不拒。今年6月,中国暂停了加拿大猪肉进口,至11月份才恢复。另外,由于许多国家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中国也禁止了从这些国家进口猪肉,包括朝鲜、斯洛伐克、塞尔维亚、缅甸、韩国、菲律宾、老挝、柬埔寨、东帝汶、越南等。严厉的政策也保证了中国进口肉类的安全与优质。
10月:进口预包装食品进口手续简化
10月1日起,海关总署2019年第70号《关于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标签检验监督管理有关事宜的公告》正式实施。
规定针对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预包装食品,由原来的预包装食品标签备案转变为海关抽查,明确了标签审核的责任主体为进口商。在产品进口前,进口商需要对标签内容进行审核,审核进口预包装食品的中文标签是否符合我国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审核不合格的,不得进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依法应当有说明书的,还应当有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
11月:第二届进博会美食荟萃
十一月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果丰硕,累计意向成交711.3亿美元,比首届增长23%。
而在本届博览会上,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成为最亮眼的展区之一——参展企业数量最多、面积最大,品类也非常丰富,涵盖了蔬果农产品、肉制品、水产品、饮料及酒类、乳制品、休闲食品、甜食、调味品、综合食品类等等。
山羊奶、蓝鳍金枪鱼、水果蜂蜜、鸟眼辣椒、西班牙火腿、坦桑尼亚的腰果、意大利的葡萄酒、牙买加的蓝山咖啡、朗姆酒蛋糕、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等等,各具特色的进口食品琳琅满目,惹人垂涎。
据悉,因效果显著,目前已有300多家企业报名参加第三届进博会企业展,其中,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超过80家。
12月:最严食品《食品安全法条例》实施
12月1日起,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条例》正式实施。首次强化了进口食品风险控制措施,以及进口商的责任义务,包括如实申报产品相关信息,报检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大宗散装食品在卸货口岸进行检验;进口商需建立境外企业审核制度;以及不得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等一系列措施,加强食品安全源头管控,防止不合格进口食品流入国内市场。
关注我们,了解一手进口食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