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为媒, 九月赴一场食饮人的约会 | 中食展(广州) Food2China Expo
中国咖啡市场的10个数据与趋势
1. 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增长率达25%。
2. 中国咖啡消费总量自2008年以来增长接近15倍。
3. 中国本土咖啡产量超过95%来自云南省。
4. 速溶咖啡在中国咖啡消费量中占比超过70%。
5. 雀巢品牌在中国速溶与即饮咖啡市场中占比超过50%。
6. 中国现磨咖啡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8%。
7. 中国大陆地区人均咖啡消费量仅为每年8.8杯。
8. 国际咖啡巨头星巴克在中国门店超过6000家。
9. 本土品牌瑞幸咖啡门店数量已超越星巴克。
10. 跨界+创新,咖啡赛道升温。

根据行业数据分析,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达到3817亿元人民币,2022年有望达到4856亿元,增长率达到27.2%,并且预测继续以25%以上的增长率高速发展。到2025年,将达一万亿元人民币规模,超越目前咖啡消费量高居榜首的美国市场(2023年预测规模900亿美元)。
(来源:艾媒报告数据)

2008年,中国咖啡消费量不到30万袋(60公斤/袋),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增长,2022年的消费量预计将超过420万袋。
(来源:Statista.com)

云南省有悠久的咖啡种植传统,是世界优质小粒种咖啡产地之一。经过近二十年的现代化发展经营,种植总面积虽有所下降,单位面积产量反而有所提高,年产量可达14万吨以上,其中有近一半出口到德国、比利时、美国、荷兰等欧美地区。云南产咖啡也越来越多出现在国内咖啡连锁店里以及供应餐饮连锁品牌。
(来源:云南网)

与欧美地区不同,我国的大众咖啡消费市场,是由速溶咖啡所打开。那种由咖啡粉、植脂末、糖所调配而成的,香浓醇厚又略带苦味的速溶咖啡口感,造就了中国消费者对咖啡的最经典印象。不过近年来我国现磨咖啡、冷萃咖啡、冻干咖啡、创新咖啡饮品等新的咖啡消费模式与新技术也持续升温,发展势头强劲,对速溶咖啡的市场优势形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来源:网络)

作为80年代末将咖啡饮品带进中国大众市场的品牌,经过三十余年的市场发展,在中国消费者中建立了坚实的口碑。直至今天,雀巢品牌的速溶咖啡产品依然是众多中国消费者的首选,占据了速溶咖啡市场的半壁江山。
(来源:雀巢)

2021年,我国现磨咖啡市场规模达到876亿元,同比增长38.9%,现磨咖啡连锁品牌开设门店数量以及咖啡馆数量以华东地区居首,上海、江苏、浙江为主要集中地,其中上海已成为全球拥有最多咖啡馆的城市;受港澳地区咖啡文化影响的华南地区紧随其后,其中广州、深圳两地的咖啡相关企业数量甚至超越华东区,排在全国头两名。
(来源:网络)

中国咖啡消费总量虽然不低,但以人均计算,2021年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仍不足10杯,约180克。不仅无法与欧洲国家相比(全球第一名:芬兰,人均咖啡消费量1000+杯,12公斤/年);即使与部分咖啡文化更为深厚的中国香港(250杯)和中国台湾地区(210杯)比较,也有相当大的差距。
然而,以总消费量计算,中国排名在近几年其实已经冲进前10(根据Statista2019年数据,中国的300万袋消费量可以取代波兰排名第9),同时,以爱喝咖啡闻名的美国,实际上的人均咖啡消费排名仅在15-20名开外,但其2千7百万袋(2019年数据)的总消费量却能在榜首傲视群雄。这也说明了,拥有14亿人口的我国咖啡消费市场潜力仍然巨大。
(来源:worldpopulationreview.com)

2018年星巴克中国门店突破3000家,并开始高速扩张:
2019年突破4000家,
2021年突破5000家,
2022年突破6000家,并且制定了2025年门店突破9000家的战略目标。
星巴克二十余年间在中国市场获得的成功,打开了家庭速溶咖啡和高端餐饮咖啡以外的新方向,虽然星巴克仍是我国海外咖啡连锁品牌的王者,但随着其他海外品牌以及中国本土咖啡连锁品牌的崛起,现制咖啡领域再也不是一家独大的局面。
(来源:网络)

2017年入场现磨咖啡连锁赛道的瑞幸,在短短两年内完成了3000家全国门店的惊人扩张成果,其后虽然经历了各种风波,凭借着成功的策略调整,在新冠疫情期间依然保持门店业务拓展,并在2022年正式超越咖啡连锁巨头星巴克的中国门店数量,并率先突破7000家门店的历史纪录。
在正面挑战星巴克的瑞幸以外,一些海外知名品牌如Costa、Tims,以及众多本土品牌如挪瓦咖啡、太平洋咖啡、Manner、M Stand等,都乘着现制咖啡的发展浪潮稳步扩展中。
(来源:网络)

我国现有16.6万家咖啡相关企业,其中,仅2022年1—9月就新增注册企业2.2万余家,新增注册企业月平均增速为36.4%。
在这些如春笋般涌现的咖啡企业背后,不乏各大茶饮连锁品牌的身影 —— 奈雪的茶、茶颜悦色、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CoCo都可.....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品牌纷纷入局咖啡赛道,而更多的新选手也都纷纷在经典咖啡品类之外,以茶饮的思路推出了千奇百怪的新口味咖饮,从口味特别的酸菜咖啡、陈皮玉桂咖啡,到大受欢迎的生椰拿铁,对于茶饮与咖啡消费主力的年青世代,独特创新的新风格饮品,尤其受到他们的欢迎。
各种造型与风味的新咖饮
(来源:网络)
此外,不仅餐饮界,咖啡的吸引力也蔓延到了其他行业。比如中国邮政开设的“邮局咖啡馆”就在网络走红,运动品牌的李宁推出自家咖啡品牌,甚至科技公司华为也注册了咖啡商标,引来各路观众热烈猜测。对于跨界企业走进咖啡生意,不仅因为咖啡是一个门槛较低、规模庞大的增量市场,其拥有的社交属性也能为快消品及其他领域品牌的销售带来热度和引流。
(来源:网络)
未来,咖啡是否有能力成为与茶一样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饮品,并通过创新、融合,为饮品界甚至跨界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为我国消费品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让我们以咖啡为媒,赴一场食饮人的约会,直击今年9月“新战役”——中食展(广州) Food2China Expo ,看现场大比拼,让创意无限伸展,完美演绎非常的味蕾享受!
2023年9月21-23日,中食展(广州) Food2China Expo暨广州国际食品食材展、Wine to China酒展将于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隆重开幕。
参展联系
世展和新展联合展览(广州)有限公司
电话 020-83817917
邮箱 F2C_Expo@worldex.singex.com
广东省进口食品协会
电话 020-83810602
邮箱 expo@food2china.com